当前位置:uc系统园 > 历史 > 数据存储历史 > 1846年,Alexander Bain最早使用了穿孔纸带

1846年,Alexander Bain最早使用了穿孔纸带

芝麻汤圆 发表于 2021-01-15 13:30
浏览次数:
在手机上阅读

穿孔纸带正式出现于1846年,也叫指令带,是早期计算机的输入系统,也用于数控装置作为控制介质。 穿孔纸带上必须用规定的代码,以规定的格式排列,并代表规定的信息。纸带上每一行代表一个字符,属二进制编码:带孔为1,无孔为0,经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。

1846年,Alexander Bain最早使用了穿孔纸带

扩展阅读:

穿孔纸带是早期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,它将程序和数据转换二进制数码:带孔为1,无孔为0,经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。

穿孔纸带是利用打孔技术在纸带上打上一系列有规律的孔点,以适应机器的读取和操作,加快工作速度,提升工作效率。

原理

穿孔纸带也叫指令带,是早期计算机的输入系统。也用于数控装置作为控制介质。穿孔纸带上必须用规定的代码,以规定的格式排列,并代表规定的信息。

1846年,Alexander Bain最早使用了穿孔纸带

数控装置读入这些信息后,对它进行处理,用来指挥数控机床完成一定的机械运动。

目控机床多采用八单位穿孔纸带,穿孔纸带的每行可穿九个孔,其中一个小孔称为“中导孔"或"同步孔",用来产生读带的同步控制信号.其余八个孔称为"信息孔",用来记录数字、字母或符号等信息。

代码是数控系统传递信息的语言,程序单中给出的字母,,数字或符号都按规定穿出孔来(即信息孔)。有孔表示二进制的"1",无孔表示二进制的"o"。根据穿孔纸带上一排孔有,无状态的不同,便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,我们把这一排孔称为代码或字符。

数控系统中常用的代码有ISO代码和EIA代码。

ISO代码是由7位二进制数和一位偶校验位组成,它的特点是穿孔纸带上每一排孔的孔数必须为偶数,故也称ISO代码为偶数码。

代码孔有一定的规律性。,如所有数字需在第五列和第六列上穿孔,字母需在第七列穿孔,第八列为偶校验位,当某个代码的孔数为奇数时,就在该代码行的第八列穿一个孔,使孔的总数为偶数,如果某个代码的孔数已为偶数,则第八列不在补孔。

查看

更多在 1946 年发生的计算机历史大事件

更多 数据存储历史 大事件

如此好文,分享给朋友
发表评论
验证码:
评论列表
共0条